让我们一起了解艾灸,长住家庭的保健医师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在其著作《蕲艾传》中写道: “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这就是艾草,平凡而神奇的养生之草。事实上,艾草之所以能以平凡无华的形象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除其自身具有的神奇功能外,以其为原料的艾灸--自然古朴、绿色无创的调理保健方法更是一种可以在家庭中自我疗病和保健的传统医术。
艾灸,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艾灸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保健良方,是一种神奇的治病保健手段。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利用艾灸治病和保健,《千金要方》中指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扁鹊心书》中说:“人至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无事每日施灸,会令身体越来越好,几乎不生病,更可以远离医院。
人体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这个由经络构成的人体网络中,布满了众多的穴位。正是靠着这些穴位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能协调一致地工作,让人这部机器正常运转。如果经络不通,便气血不足、运行不畅,人就容易衰老生病。艾灸是在穴位上施灸,通过温热刺激,让经络畅通,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从而达到祛风寒、化淤滞消炎止痛,促进细胞再生,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美容的之效。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灸的疗效十分神奇,其适用范围也十分广泛,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前列腺、肩周、盆腔、颈椎等有特效。
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施灸能提高白细胞的功能,加速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防御力,对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系统有调节作用,从而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中国已故著名中医研究员刘炳凡老先生在《颐年金名·预防提要》中强调:“有疾宜先治,无疴应早防。”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艾"提示。
艾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灸的发明是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考古研究发现,早在中国商周时代就有了应用灸法治病的记载。
认识艾草,巧选艾绒和艾条
艾灸有如阳光普照、驱除阴霾。人体体表或体内生长出的肿瘤、赘疣都是阴寒凝结而成,艾灸一到,它们立即枯朽瓦解,而这一切均得益子一种神奇的植物—艾草。
艾草
艾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它祛风邪,甚至食用它。至今在民间仍有端午节把艾条枝插在门上,做驱邪驱蚊之用的传统,在岭南等地,人们用糯米掺艾草制成“艾饭”等应节食品食用,平时,人们还用艾草来煎蛋或煮蛋吃。
艾草的药用历史悠久,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疾病,对于长期头痛、神经痛、腰酸背痛、崩漏下血等症状,都有非常好的食疗效果。同时,艾草还是温补药腾食品,可以醒胃是虚冷者的长效性补品。不仅如此,人们将采摘的艾草加工制作成的艾绒、艾条更是施灸的必备物品。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享受到了艾草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艾灸书,艾灸治百病
https://ajtuan.net/team/66.html
艾叮咛
如果是自己采集的艾草,一定要充分晒干,最好陈放1年以上成为熟艾,如果是药店买的,尽量买陈年的艾草,然后把艾草里里的梗和杂质挑拣出来。一般家庭存放艾草,只要把晒干、选好的艾草采取密封、避光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