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后的体温
温灸虽是用火力,但灸后不是体温上升,而是下降,兹将试验列下.(一)自己试:1962年5月4日晚九点,灸前体温36.7℃,灸平常穴二小时,后35.8℃.又5月5日晚九点,灸前体温36.2℃,灸后半小时未变动,二小时后35.9℃,二小时半35.7℃.
(二)给他人灸:感冒高烧40℃,灸后一小时下降一度,以后渐正常,很多人试均同.
(三)王剑秋同志试:(他是肾炎,肝炎,肺炎等患者)1962年5月19日说,灸平常穴位一小时后下降0.5-0.6℃,灸风门治感冒发烧,灸完后一小时烧止或再延长,但无久病成人灸25分钟,不宜多,曾试长子梦林( 20岁)感冒,灸风门50分钟致身体寒战发抖(这是降热力大所致),稍待即好.消耗热大,灸膈俞后体温正常,次日仍有发烧再灸仍降,须病好转才不烧,灸风门稍差,大椎命门也不如膈俞.
般璞解读:
艾灸治疗发烧体温会先升高再下降,一般30分钟后体温慢慢下降,如体温不降可以继续灸.
曾试长子梦林( 20岁)感冒,灸风门50分钟致身体寒战发抖(这是降热力大所致)——这是灸量大一个表现,艾灸也不是灸时间越长越好,灸量大后身体启动制冷装置,身体会感觉冷发抖.
灸量大后出现发冷或发抖,可灸膈俞恢复正常.
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经交会.所谓风门即风邪之门户,出人之要道.又名热府,是热气聚集之意.此穴能泻诸阳经热气,亦泻胸中之热,所以不论内伤外感,一切风症皆主之,它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之功效.
风门穴既是感冒的预防穴,也是治疗穴.多灸风门,可以预防感冒.《类经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